时间: 2025-04-21 23:02:54 | 作者: 大型铸钢件
2月24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会上,仁和区人民政府区长苟军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回顾2024年,“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共富、促和谐”等内容,多次出现在仁和区各项工作安排中。这一年,仁和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竞相迸发、“这里仁和”出圈出彩。
一组数据展示了仁和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3亿元、增长6.5%;37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4亿元、完成率135.6%;9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1.88,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突破50%。
“今年仁和区经济发展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以上。”会上,苟军提到,2025年,仁和区将锚定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加快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市现代化强区。
在攀枝花高水平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三大差距”是主攻方向。
2024年,仁和区“共富”建设走深走实,“三大差距”持续缩小。9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至1.88,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突破50%。
立足区域优势,培育芒果、康养等特色产业创富联合体,打造紫约蓝莓幸福农庄、营盘火腿共富工坊等农村创富共同体,7个共富实践案例入选国家发改委《共同富裕动态》。
锚定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2025年,仁和区将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集成改革、“消底提低扩中”集成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优质均衡改革等工作,瞄准“3+3+N”改革方向,持续推动4大片区协同发展。实施中等收入群体递增计划,推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至52%以上,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95%以上,确保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保持在1.9左右。
同时,加快完善城乡贯通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教育优质均衡模式、养老服务精准供给模式和孕、娩、养、育、住“五位一体”生育友好集成改革,推进“农村半小时、城市一刻钟”医疗圈、城乡教育联合体、社区“顾老”“看小”综合服务中心和站点建设,不断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2024年,仁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工业蓄能提势,中顺LED封装及支架生产、镁森智能灯带(二期)等项目顺利投产,钒钛钢铁铸造、光电信息、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7.8%、106.8%、10.3%。农业稳产增效,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全蔬菜产值23.1亿元、增长3.1%,特色水果产业产量达26.7万吨、产值达21.7亿元。服务业活力绽放,金沙江大峡谷旅游度假区建设初见成效,举办姊妹节、苴却砚文化艺术节等特色节庆活动,拉动消费5.6亿元。
做强产业,为仁和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新的一年,仁和区将实施省市区重点项目267个以上,确保全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27亿元;力争耐磨铸件、LED荧光材料等10个项目签约落地,引进产业项目新增实际投资68亿元以上。
如何实现发展目标?仁和区将以中顺半导体、美斯特光电、睿恩光电等重点企业为“链主”,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加快LED照明重点产业链、新型显示重点产业链、电子元器件重点产业链的建设。“全力构建产业生态圈。围绕‘8圈18链’,构建‘链长+链主+链群企业+牵头部门’的重点产业链协同推进机制,落实‘六个一’服务保障机制。”
在农业方面,实施粮经(菜)复合种植试点6万亩,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2.1万亩以上、产量4.4万吨以上。创建省级农业园区1个,争创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级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先行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产品出口强县。在服务业方面,全力发展银发经济、研学旅游,快速推进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等标志性康养场景呈现;聚焦苴却砚雕刻技艺、谈经古乐等省级非遗,开发各类文创产品,新增研学游、生态游、非遗体验游等特色旅游线条。
“锚定民生保障这一‘着力点’,坚定不移谱写民生幸福答卷。”2025年,针对民生保障,仁和区将办好社会保障“暖心事”、人民教育“关心事”、健康医疗“安心事”、文体事业“贴心事”。
2024年,仁和区66个民生实事项目有序建设,民生领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6.6%。城镇新增就业4320人,发放稳岗补贴、创业担保贷款2700万元。完善“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行高龄津贴“免申即享”试点改革,打造“医康养”一体养老品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非流动人口覆盖率达81.6%。
在聚焦民生实事上,2025年,仁和区将建设仁和零工市场,新增城镇就业3900人以上。深化“一老一小”服务,支持利用闲置场地、校舍新(改)建养老托育机构,新增公办学前学位270个以上。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实现县域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率达60%以上。开展全省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试点区域建设工作,苴却砚雕刻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争创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区。
2025年,仁和区还将锚定宜居宜业这一“好愿景”,坚定不移提升城乡面貌品质。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筑牢生态保护屏障。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全域整治”行动,确保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有效治理覆盖率达9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创建省级和美乡村10个、市级和美村庄14个。高质量完成“天府森林粮库”板栗产业示范建设项目,完成营造林1.6万亩,确保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96%以上、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每年按排的工作项目工程领导分工不明谁,没有洛实到位,请区领导们多为仁和区老百姓做点实事啊。
希望把仁和的河水治好,别臭了整个攀枝花。街上取缔垃圾房,早晚定时专车收,做到垃圾不落地,臭水不在地上流。
下载APP就可来投资理财投资越多赚得越多“一键提现、马上到账”是否很心动?这些都是骗子精心谋划的骗局一旦落入陷阱你只能成为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里待宰的羔羊成都新津公安破获一起虚假投资理财诈骗案件受害者是80岁的老年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记者从济南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车辆管理所了解到,为更好满足市民办理车驾管业务的需求,近日,其创新推出“好办车管”服务套餐。据悉,济南市现有机动车417万,机动车驾驶人378万,电瓶车472万,2024年共办理车驾管业务455万笔,同比增长5.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南岭村公布初婚奖励政策,另外生育补贴政策也正在走流程有待表决。记者梳理发现,从2023年开始天河猎德村“打响头炮”奖励生娃,去年番禺傍江东村和新水坑村,黄埔下沙经联社也陆续跟进。到今年,又有黄埔南湾、白云龙归南岭村公布有关政策。这些政策反响如何?
据会务执行机构介绍,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2025年香港会议(简称:ISTIF)将于6月6日 - 7日在中国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新发展理念广电融媒体山东采访行】德州扒鸡:传承与创新并进 一只鸡的百年传奇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19日讯 扒鸡制作起源于德州市,是由烧鸡制作技艺演变而来。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重新疏通后,给德州带来繁盛。当时德州城很小,从事烧鸡的业主较多,出现了相对饱和的局面,比较有名气的烧鸡店铺有贾烧鸡贾家、徐烧鸡徐家和西方庵张家等三家。
案件引起的舆论关注之大,公众看法之分裂,堪称近些年来的标志性案例。舆论甚嚣尘上,我们试着回到案件本身,梳理了网上最受争议的两大焦点。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最近有了大动作,2025年4月,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突然宣布对一大堆中国商品的关税给出了豁免,包括自动数据处理器、计算机、手机、半导体还有通信设施这些高科技玩意儿。